【思想采撷】基督教中国化漫谈(四)
日期:2023-03-28 浏览量:670
Sinicization of Christianity
自从马丁·路德以来,《雅各书》在新教教会中往往被忽视,原因是人们认为,本书讲的是因行为称义,与保罗讲的因信称义产生了冲突。久而久之,教会传道人不太敢讲这卷书了,担心背上不属灵的嫌疑。基于这样的背景,我对陈金镛写作《雅各书之研究》的勇气钦佩有加。
《雅各书》强调信心与行为并行不悖,二者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,我中有你,你中有我。其实,对于受过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的人来说,雅各的理论并不难理解和接受。早在五百多年前,还在明朝时,中国就诞生了一种叫做“知行合一”的学说,而提出并亲身实践这一学说的人,就是浙江余姚的王阳明。
王阳明的知行是从道德意义上说的,他主张人都有良知,但人的良知不一定显明,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让它重新显明,这就是王阳明说的“致良知”,即达到良知。用什么办法来达到良知呢?朱熹主张用学习的办法,学习古圣先贤,学习礼教,等等。王阳明认为这个办法行不通,人的良知明明就在那里,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将它显明出来,这就是行,就是王阳明强调的“事上练”。行是本着良知的指引去行,知则是良知的感悟,二者本来就是一回事,却被朱熹硬分为两段,让人摸不着头脑,失去生活中的许多乐趣。总之,知和行是一体的,知就是行,行就是知。
《雅各书》中有一个例子,可以拿来帮助我们理解王阳明的主张。当时教会的负责人嫌贫爱富,见到一个满身珠光宝气的人,就主动上去请他坐好位子;而当一个贫穷的信徒走进教堂时,他却没好气地说,你就站在那里,或者来坐在我脚凳下边(参雅2:1-4)。雅各严厉地批评了这种以貌取人的行为:“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,用恶意断定人吗?”请大家注意,雅各用了“偏心”“恶意”两个词,核心是心和意。
按照王阳明的观点,心是良知的主体,意是良知的发动。当这个教会负责人看到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进入教堂时,他的心意已动,瞬间做出判断,这就是他的知。而在他做出判断的同时,他的心里就有了好恶,并立即表现出来,这就是他的行。知与行之间几乎没有时间上的间隔,同时呈现出来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。
看到美的东西我们就感到愉悦,美是知,愉悦是行,二者同时出现,是一体的。有了上面的解释,我们再回头看雅各的意思。基督教主张因信称义,这里的“义”是指宗教意义上神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,“信”则是指人对于神的接受程度。接受的基础是心,所以耶稣常把“信”与“心”合在一起,称“信心”。他曾问:“你们的信心在哪里呢?”换言之,信就是心意之动。既然信是从人的内心发出来的,必然要呈现出来,因为人的心意与人的行为是统一的。有了信心就一定会有行为。这就是雅各的判断:“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。”(参雅2:17)“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,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。”(雅2:26)“必有人说:‘你有信心,我有行为。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,我便藉着我的行为,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。’”(雅2:18)
我想雅各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,他并没有反对信,而是反对没有行为的信,因为在他看来,信与行是不可分的、一体的。如果没有行为,只会剩下虚假的信,只会造就虚伪的人,就像他说的那些嫌贫爱富的人一样。
(作者严锡禹,系金陵协和神学院数授,
转自天风杂志总第508期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