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
湘(2022)0000003
爱国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颂扬、传承的崇高精神。千百年来,正是由于无数的仁人志士在爱国精神的激励、感召下,怀着对国家民族的无限热爱,拼搏、奋斗,奉献、牺牲,才使得中华民族不断发展、壮大,中华文明才得以延续、辉煌,可以说,爱国主义是我们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一、坚贞的报国之志
古之成才、成大事业者,必始于立志报国,将个人之追求、奋斗与国家兴衰紧紧融合,在报效国家中建功立业,从而青史留名,所以在优秀传统文化中,颂扬立报国之宏志、建不朽之伟业者,比比皆是,成为历代传承的主旋律。“小来思报国,不是爱封侯”的豪情、“一片丹心图报国,两行清泪为思亲”的大义、“闲居非吾志,甘心赴国忧”的情怀、“感时思报国,拔剑起蒿莱”的追求、“以国家之务为己任”的担当等等,都反映出古人丹心报国的志向,这种志向,在为后人传承过程中不断被发扬光大,为后人所共同推崇、敬仰、信奉、实践,进而凝聚成共同的精神追求,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,逐步形成了以“尽忠报国”为核心的崇高理想。这种理想,超越时空、超越地域,在中国历史上每每激励、感召着无数仁人志士,在国家民族的发展与进步的紧要关头,将自己的人生抱负与安邦定国紧密结合在一起,许身报国、前赴后继,在勤劳国事、为国奉献中建功立业,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无数历史事实已经证明,只有立志报国才能够激发人们的昂扬斗志,使人砥砺前行,忠于国家,所以它是我们国家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动力,是后人能够实现正确人生价值的源泉。历史上,为后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、青史有名而成为后人所敬仰之楷模的,无一例外的都是“一寸赤心惟报国”的忠贞之士。
国家的进步、民族的发展,有赖于国人的报国雄心与实践,所以,立志报国之是一个永恒的主题。从古至今,只有投身于国家事业的人,人生才会有意义;人无大志,或脱离国家民族而奢谈什么“实现自我价值”,最终只会被历史所抛弃,所以,立志报国,也是当今人们所不可或缺的人生环节。今天,中华民族正处在百年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,更需要全体中国人振奋精神、继承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,立下为中华崛起而努力拼搏的雄心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积极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,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,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。
二、不屈的民族气节
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气节的民族,有为信而仰献身的精神和为理想而牺牲的勇气,尤其是在国家、民族大义前,更是重操守,轻生死,“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”,练就了铮铮铁骨、傲然正气,成为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,将爱国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。汉苏武被匈奴放逐北海牧羊,“廪食不至,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”,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,依然“仗汉节牧羊,卧起操持,节旄尽落”,虽受尽一十九年的苦难,但仍宁折不弯,真可谓义薄云天;公元1279年,南宋军队与元朝军队在崖山决战失败,为国家民族的尊严,丞相陆秀夫身背八岁的皇帝赵昺毅然投海,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蹈海殉国,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彪炳史册;文天祥被俘后,不为威胁利诱所动,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心声,既表现出自己高尚的节操,更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屈的正气之歌……正是这种临大节而不屈、就大义而不辱的凛然正气,造就了古人“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”的民族气节,它激励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在国家、民族危难之时能够挺身而出,舍生取义,为理想信仰而献身牺牲。也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气节,经过千百年的传承,成就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、百折不挠、英勇不屈的高尚品格,从而使得中华民族在任何时候、任何情况下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,即使是在最危险的时候,也能够自强不息,浴火重生。
一个崇尚气节的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,才能够自强于世界。有气节,才能坚持真理,才能坚定信仰,才能拼搏奋斗。古人不屈的民族气节,是民族精神的体现,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境界。今天,我们正在进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,仍然面临着各种艰险和困难,国际上的反华势力、敌对势力遏制我们的图谋一刻也没有停息过,他们耍尽各种阴谋,采取各种手段,破坏、阻碍我们的建设与发展,这种情况下,我们要经得起考验,就更应当发扬传统的民族精神,保有民族气节、坚定崇高信仰,始终坚持“四个自信”,在党的领导下,既不畏惧各种艰难险阻的考验,又能够经受住种种利欲的诱惑,保持定力,破除一切干扰,最终实现我们的崇高理想。
三、慷慨赴国难的英雄壮举
优秀传统文化中的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,表现了豪杰之士的担当。历史上,每当国土沦丧、强敌入侵、人民流离失所、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时,总有许许多多的爱国志士挺身而出,为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战。他们“一年三百六十日,都是横戈马上行”,为保土安民,不畏“铁衣上马蹴坚冰,有时三日不火食”般的艰难困苦、有着“愿得此身长报国,何须生入玉门关”的生死情怀,他们奋不顾身,历尽苦难,甚至付出生命而挽救国家民族于危亡。正是先辈们艰苦卓绝的生死抗争,才有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,从而谱写了一曲曲光辉的爱国赞歌,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久唱不衰的正气之歌。如为国家大义而舍弃个人利益的“匈奴不灭,何以家为”、对挑衅入侵者绝不姑息退让的“明犯强汉者,虽远必诛”、欲驱逐强敌而重整河山的“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奴血”、面对破碎山河而志于匡扶社稷的“男儿何不带吴钩,收取关山五十州”等等,无一不是壮怀激烈,为后世所推崇、传承,成为激励后人为国尽忠的无穷的精神力量,生生不息。更为难能可贵的是,古人的舍身报国往往是无私的,就如“封侯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”,凸显出古人的高尚情怀,这种“临难不顾生,身死魂飞扬”的品德,在今天依然能够为社会贡献出正能量。
敢于为国牺牲,这个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。历史上,中华民族无论是处于辉煌还是衰落,总不乏忠贞爱国之士丹心许国,勤劳忠勇,汇聚成强大的报国精神力量,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澎湃激荡。从1840年以来抵抗列强的侵略瓜分,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图存,无一不是千千万万勇于为国献身的人以救国救民为己任,前赴后继,英勇奋斗,才有当今的民族独立、国家强盛,这一点,如果没有强烈的对国家的责任,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。今天,正在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中国,虽然早已过了那个处于生死存亡、任人欺凌的年代,但在我们前进的征途上依然面临着各种严峻的考验,在中华民族崛起的过程中,依然有赖于各民族人民共同担负起强国的责任,在国家利益面前,继承并发扬勇于担当、敢于牺牲、为国奉献的精神,从而在祖国需要的时候,能够毫不犹豫地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。
四、崇高的忧国忧民情怀
古人对国家民族的挚爱,还表现在其具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,尤其是在国家动荡时期,其对民众的疾苦、国家的命运,都倾注了无比的关怀与关注,表现并袒露出为民解忧、为国担责的心迹,爱国爱民之情跃然纸上。对黎民,从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、到“穷年忧黎元,叹息肠内热”、从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、到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“但愿苍生俱饱暖,不辞辛苦出山林”等等,即使人感觉到对百姓苦难的忧虑、同情,也让人看到为百姓能有安宁的生活而愿付出努力与辛苦;而忧其民者,自然不忘忧其国,“中夜四五叹,常为大国忧”“向来忧国泪,寂寞洒衣巾”,表现出古人对国家的刻骨之爱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;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“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”,则又突显出古人对于国家责任的勇于担当和义不容辞,以及为国而奋不顾身。这种为国为民辛苦操劳、甘于奉献牺牲的精神,表现出其揽国家民族命运于一胸、对国家民族无限忠诚的情怀,是一种真正的大爱。而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”,又反映了他们不计个人得失、不管地位高下,任何时候、任何情况下其忠贞爱国为民之心不变的坚毅,正是这种将个人的宠辱置于国计民生之下,才有了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升华,成为传统文化所赞扬的爱国精神的崇高境界,千百年来为有志之士所传颂、继承,是人们所极力追求的人生价值。
忧国忧民,是一个爱国人士应有的情怀,保有这种情怀,才会产生为国担当的动力,才能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,才会有为国奉献、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,才会把自己的命运融合在国家的进步与发展之中,才会有有价值的人生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,需要全体中华儿女都要关注国家的命运和前途,关心国家大事,以国家兴盛为己任,既要有强烈的报国责任,又要有不折不挠的奋斗精神,在中华民族崛起的伟大时代,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,这才是我们继承忧国忧民爱国情怀的现实意义。
我们今天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传承爱国精神,正是为了树立起崇高的责任意识、在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,将自身的智慧与才能无私奉献于国家、奉献于人民,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转自:SCU艺术研究生会
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